•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
    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当前位置: 资料中心 > 团队课资料

“小米粒”里的“大民生”

【学习目标】

通过团课的形式,采取视频、图片、事例、数据等方式,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感受粮食生产的艰辛和粮食浪费现象,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从自身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好习惯,进而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课前准备】

团旗、团徽(全体团员佩戴)、PPT和视频资料

【适用对象】

适用团支部全体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非团员青年可参与。此讲稿供班级团支部指导员或团支部书记使用。

【课时安排】

40分钟

【课堂形式】

探究  提问  讨论

【课案框架】

导语

一、粮食浪费 触目惊心

二、珍惜粮食 迫在眉睫

三、勤俭节约 人人有责

结语

【课案内容】

导语

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团课之前,让我们先来一起看一个小故事。

看完这个故事后,大家有什么感触呢?

(讨论、发言)

同学们大都提到了朱元璋是一个懂得勤俭节约的人,虽然身居高位,但仍然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和众官员在平日里要勤俭节约,珍惜粮食。

古人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大自然赐予了人类繁衍生息的物质条件,农耕文明孕育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但是,地球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我国有14亿人口,任何微小的浪费都能汇成一个巨大的数字,如果不加珍惜,随意挥霍浪费,即使金山银山也会被吃光挖净。惟有丰年不忘饥馑,珍惜每一粒粮食,方可有备无患、心中不慌。今天的团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感受粮食生产的艰辛,了解浪费粮食的严重影响,从我做起,培养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良好美德。

一、粮食浪费 触目惊心

金秋时分是收获的季节,有一个最熟悉的词走入了我们的视野——粮食。我们从小就背过这样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大家真的知道,餐桌上的粮食是如何来之不易吗?大家又知道如果我们不经意间浪费了粮食,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吗?

(一)“一粒米”的成长来之不易

一颗谷粒,经过选种、育秧、插播、植保、灌溉、收割、晾晒、碾米等过程,才能变成我们所熟知的大米,之后还要经过淘洗和烹饪等工序,才能变成食物端上我们的餐桌。这一过程,最快也要经过3072个小时。

(二)“一粒米” 的产出消耗巨大

另外,各类食物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也会不同程度地被浪费掉。大家知道粮食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还有哪些环节会产生巨大的浪费吗?

以我们最熟知的大米为例:一是,种子消耗偏大,由于种子发芽率不高,技术落后等影响,种子用量和消耗极大。二是,收获环节损耗惊人,由于收割机械设备质量不佳及收割粗疏和小规模生产,粮食干燥基本依靠露天,造成粮食损耗。三是,储藏环节损失严重,农户的储粮设施非常简陋,极易遭受虫、鼠、霉的侵害。四是,运输环节损失与浪费较大,粮食在包装、装卸以及运行进程中遭受雨水、撒漏、污染和野蛮装卸等损失时有发生。五是,加工环节损失与浪费加大,人们在粮食消费上日趋求精、求白,致使人体所需的大量营养成分在粮食加工中被白白地损失掉了,这也是粮食的极大浪费。六是,消费环节浪费普遍,学校餐厅的垃圾桶里半个、整个的馒头随便扔掉的现象司空见惯。小到个人和家庭,大到学校食堂和餐馆饭店,粮食浪费现象常见,有的甚至触目惊心。这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三)“一粒米”的浪费后果严重

假如我们每人每餐只是浪费小小一粒米,大家想想会怎么样呢?我们可以来一起做做这道数学题,一粒米的重量大概是0.02克,我们国家14亿人口,一日三餐。一年365天,这一年下来我们浪费了多少粮食呢?3066万公斤,够28万人吃一年!所以,也许你只是在不经意间浪费了微不足道的一粒米,但是聚沙成塔,那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1)在中国朋友聚会和公务消费人均浪费量最大,2015 年中国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总量约为1700-1800万吨,相当于全国粮食产量的 3%,仅城市餐饮业浪费的食物,就完全可以弥补我国每年进口的主粮缺口;2)从浪费的食物结构来看,蔬菜类人均浪费量最高,其次是主食(其中米饭和面食浪费量较高)、肉食类(以猪肉和禽肉浪费为主),最后是水果和酸奶,占比分别为39.62%、25%、18%、1%、0.2%;3)此外,中小学生也是我国粮食浪费的主要群体之一,人均食物浪费量约为每餐 130 克,浪费率为22%。以此为基础推算,该城市中小学生每学年校园餐饮的浪费总量约达 7780 吨,折合经济损失 1.6 亿元,而浪费掉的这些食物所占用的耕地面积约为 28万公顷,消耗虚拟水 1160万立方米。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同学们,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该进行一下反思,自己平时有没有浪费粮食的行为呢?

小结: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名仍然靠后,截止去年底全国还有551万贫困人口,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又怎能未富先奢?

二、珍惜粮食 迫在眉睫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们现在生活富裕了,吃不饱的年代早已过去,浪费点食物没什么大不了,更何况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不必太在意这一点点浪费。但是,连年丰收绝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国内每年因人口数量增长须增加粮食需求上百亿斤,粮食供求仍将长期处于紧平衡态势。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端稳“中国饭碗“,确保粮食安全。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当前的粮食形势到底有多么严峻,为什么国家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粮食安全问题。

(一)国内粮食供给和需求长期“紧平衡”

1、粮食生产面临自然条件的极大约束。土地和水资源严重制约着我国粮食生产的大幅提升。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是俄罗斯的1/9,美国的1/5,巴西的1/3;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28%,是世界上13个人均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另外中国是世界上化肥消费最大的国家,由于过度和不规范使用,使得化肥对粮食生产的报酬效应30年来下降了一半之多。

2、人口众多,粮食需求惊人。人口增加、饮食结构改善和工业用粮的快速增加,都使得我国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如果按照人均每年粮食消费量400公斤计算,未来至少要保证6.4亿吨的粮食需求总量。虽然我国目前三大口粮——大米、小麦、玉米的国内自给率平均在97%以上,进口粮食以品种调剂为主,但巨大的消费量仍然让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粮食进口国。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粮食进口量高达1.3亿吨,1/5之一的粮食需要从国外进口,其中大豆进口量8551万吨。

(二)世界粮食生产与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全球只有33个国家实现粮食自给,仅6个有对外援助粮食能力。流动限制造成农用生产物资转运不畅,农产品出口滞留,农业产业链遭到打击,一些国家颁布农产品出口禁令,威胁进口国的粮食安全。

1、当前全球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也存在局部区域失衡问题。首先,全球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作为口粮,小麦和稻米年产量相差不大,年均增长速度维持在2.3%的水平。总的来看,1961年以来全球粮食产量年增长率达到2.2%,小麦、稻米、玉米和大豆四种粮食年产量相加一直维持在30亿吨水平。其次,粮食消费动力支撑不足。审视2000年以来的粮食消费,可以看到两个刚性支撑:一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的食物消费快速增加,尤其是对肉类和鱼类的需求上升导致饲料消费量每年增长近6%;二是石油价格高企,这给玉米和甘蔗向乙醇转化、植物油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提供了强大的刺激。然而,不论是眼下,还是未来十年,这两个刚性因素驱动力相对较弱,还找不到支撑全球粮食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再次,局部区域供求失衡。比如,美国二战之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粮食过剩问题。然而,更多地方面临的问题则是食物不足:撒哈拉以南非洲仍是食物不足发生率最高的区域,南亚和北非等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另外,全球粮食库存保持较高水平,但扣除中国库存则持续走低。

2、受疫情影响,国际粮食进口受阻。我国的粮食进口主要是为了改善国民的饮食结构和贸易平衡。适度进口是综合考虑我国人多地少国情后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与“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相补充。全球疫情暴发后,一些粮食出口国立即宣布限制粮食出口,以确保本国粮食消费。3月,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印度宣布开始“封国”,世界小麦第一出口国俄罗斯在7月初宣布,计划将俄罗斯“粮食出口配额制”常态化。截至目前,包括俄罗斯、越南、泰国、柬埔寨、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等至少13个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出口限制措施,这给粮食市场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三)自然灾害加剧粮食危机

今年爆发的大蝗灾,席卷了东非、西亚及南亚,对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地区的粮食危机。再看国内的汛情,今年中国长江流域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地区有大片农田受灾,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短缺危机。

小结: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餐饮浪费问题,绝不是可以忽略的小事。节约粮食,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迫在眉睫。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交锋碰撞,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都不能放松。粮食关乎国运,紧系民生,是实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三、勤俭节约 人人有责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牢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增强粮食安全意识,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扛起粮食安全重任是我们每一位青年应尽的义务。

(一)增强粮食安全意识

1、居安思危,当知一米一粟来之不易

尽管我国粮食安全的“饭碗”已端稳,也有自信、有能力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然而,我国的粮食生产仍面临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隐忧仍在,必须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居安思危的粮食安全意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我们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如果人人都躬行节俭,不弃微末、日积月累,实现从“要我节约”到“我要节约”的意识转变,让节俭节约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惯和修养,那将积累多么巨大的财富,形成多么强大的力量!

2、崇俭抑奢,保有对粮食的敬畏之心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粮食都心存尊重与敬畏。而消费社会下,餐饮文化中的个人消费行为受到“面子”的驱动,造成大量“舌尖上的浪费”,令人心痛。杜绝因“面子”而起的餐饮浪费,一方面需要以变革消费环境为抓手,将崇俭抑奢、理性适度作为社会消费的新风尚;另一方面应培养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重塑饮食消费行为。

(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革命年代“红米饭南瓜汤”的乐观无畏,到建设时期“勤俭是个传家宝,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的生动号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党顽强进取、百折不挠、走向胜利、成就伟业。今天,当历史的指针拨向新时代,牢记总书记嘱托,擦亮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抵制奢靡之风,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糟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会侵蚀人的精神世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生活越来越富,各方面条件也越来越好,但富裕决不是奢侈浪费的“通行证”。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需要我们每一位青年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及时纠正铺张浪费和攀比摆阔的不良风气。

(三)积极践行“光盘行动”

1、宴请勿浪费,定餐要适量

每一粒粮食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劳动人民付出的汗水与努力,我们要时刻敬畏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自觉树立爱惜粮食的观念。勤俭节约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粒粮。坚持做到用餐不多点、办酒不铺张,减少奢侈浪费的现象发生;在外就餐用公筷公勺、推行分餐制,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注意膳食平衡,吃多少盛多少,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2、餐食有剩余,记得要打包

餐桌之上有文化,杯箸之中见文明。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下,餐饮行业纷纷行动起来,与广大消费者一起,共同制餐饮浪费行为的发生,积极推出各类打包服务,引导消费者将剩餐打包。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倡导节约意识,带动身边的人,让打包成为一种新时尚。

3、攀比不可取,消费要理性

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就是要把握限度,摒弃“面子文化”,不搞攀比,不讲排场。理性消费并不是要降低生活标准,也不是要抑制消费,而是要追求中道,避免“过”犹“不及”。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就是要做到不盲目攀比、不赶时髦、不片面追求高消费;要有环保意识,节约资源,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消费要有计划,要合理安排;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后,更要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结语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珍惜粮食、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不能丢,一粥一饭,兴于勤俭,亡于奢靡。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勤俭变成一种社会风尚,让节约渗透我们的生活。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开学第一餐,我们一起“光盘”。


视频1:


视频2:


视频3:


视频4:


节约粮食主题团课.pptx

Copyright © 2006 Scgqt.gov.cn,All Right Reserved

共青团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东城根街多子巷2号

蜀ICP备0501494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578号

值班电话:028-86634858 86269016 传真:86250152 社会联络部(志工部):028-86245113 信息中心:028-8624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