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
    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团情快讯

2024年四川省“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座谈会举行

    “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是共青团开展协商代言工作的品牌活动。每年在“两会”之前,各级团组织会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开展倾听调研、协商沟通、凝聚共识,“两会”期间发出集中呼吁,通过建议、提案的办理推动出台一系列促进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政策措施,成为共青团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主要渠道。

    1月10日,2024年四川省“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座谈会在成都召开。团省委书记唐经天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分省市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人大、省政协和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相关企业、高校专家学者及青年代表30余人参加会议。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任世强出席会议,团省委副书记华旦扎西主持会议。

    

    座谈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聚焦大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推动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围绕提高城市青年婚育服务效能、大力帮扶1—2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等主题进行交流研讨。省人大代表杜伟建议,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完善律师协会与高校对接机制,针对高校毕业生常态化开展就业法律培训。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做法,推动出台符合四川特点的青年就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省人大代表温雪倩建议,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年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从小培养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特别是在高校毕业生求职前,帮助他们基于个人成长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省政协委员李林军建议,坚持新媒体行业与实体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年轻人发展轻资产创业模式,推动政府通过提供金融支持、创业导师指引、政策资源对接等帮扶举措,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提升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内江市政协委员饶仁建议,针对部分青年“恐婚”问题,从政府层面加大对中小型婚恋交友机构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作用,开展适应当代青年特点的交友联谊活动,扩展青年交友圈。宜宾市政协委员练春林建议,深层次分析青年婚育根源问题,加强对青年婚恋观、家庭观的引导,通过政策引导汇聚多方力量,打造青年交友联谊活动阵地。自贡市政协委员牟小玲建议,加强校企联动,拓展青年就业维度,合作共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增加见习岗位,加强社会资源共享,引导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省就业局就业指导处副处长赵翎竹建议,聚焦学生端,开展职业指导、公共招聘等进校园活动;聚焦企业端,强化政策支持,多渠道鼓励吸纳就业;优化服务方式,创新宣传模式,多形式提升服务质效。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菁建议,针对青年婚育问题不应该单方面批判,应该更加理解和包容青年,找准问题根源,在顺应形势和理解青年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青年婚育问题的答案。中智四川公司招聘事业部总经理卫飏建议,建设人力资本数字化管理系统和大学生生涯数字化平台,鼓励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院校深度合作,实行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的“三融合”,实现管理政策、人员身份、分配方式“三打通”。

    会议指出,进入新时代,青年对于自身发展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更加凸显,“广谱式”的政策越来越难以适应青年发展要求。现在青年的诉求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普通青年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针对性政策还需进一步加强。要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各部门力量,出台更多切口小、效果好的“小”政策,积沙成塔、积水成渊地满足青年发展的“大”需求,通过多措并举真正惠及青年,让青年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不断提升青年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会议强调,要把“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与“建设青年发展型省份”紧密结合起来,持续加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推动出台更多服务青年的务实举措。特别是要针对城市青年婚育服务和1-2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等问题,深入研究有温度、有质感的政策举措,以服务激发青年的奋斗热情,推动青年与城市在“双向奔赴”中相互成就、双向赋能。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青年代言的制度优势和政策渠道,围绕当下青年急难愁盼的重点难点问题,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开展调研、协商沟通,在各级“两会”上积极发声、建言献策,通过议案、提案、建议、大会发言等形式发出呼吁,让“为青年发声”成为履职常态,以实际行动服务青年高质量成长发展。

Copyright © 2006 Scgqt.gov.cn,All Right Reserved

共青团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东城根街多子巷2号

蜀ICP备0501494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578号

值班电话:028-86634858 86269016 传真:86250152 社会联络部(志工部):028-86245113 信息中心:028-86247010